陳先達:論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
《黨建》
內容摘要: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都植根于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宣傳革命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繼續(xù)鞏固和完善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的必由之路,。堅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領導中國人民克服任何艱難險阻奮勇前進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br/>
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文化自信不是一個純學理問題,而是一個事關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前途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問題,,也是一個事關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大問題。作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繼承和發(fā)展者的中國共產黨,,不僅對自己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滿自信,,而且對在長期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樣滿懷自信,。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既是一種對民族力量的自信,,也是一種對黨的力量、對人民力量的自信,。堅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領導中國人民克服任何艱難險阻奮勇前進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力量,,也是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領路人,。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在堅持文化自信上發(fā)揮示范、表率作用,,激勵全體黨員和全國人民,。
歷史經驗證明,一個沒有自信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個沒有自信的軍隊,是不可能戰(zhàn)勝敵人的,。共產黨亦是如此,。號稱共產黨但沒有自信,最終必將是一個黨心渙散沒有凝聚力沒有戰(zhàn)斗力的黨,,會逐漸失去它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一些曾經擁有大量黨員而且在政治舞臺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共產黨,而今在世界政治中變得無足輕重,,就昭示了這個道理,。蘇聯(lián)共產黨這樣一個黨員眾多、執(zhí)政70多年的黨,,最后自行宣布解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失去了繼續(xù)領導的信心。這個自信喪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喪失了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的信仰,,完全倒向西方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
中國共產黨人有最充分的理由堅持文化自信
中國歷史上,,漢代雄風,,盛唐氣象,兩宋文化之高度,,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明初鄭和率領200多艘海船、2.7萬多人七下西洋,,充當傳遞和平之音的友好使者而不是入侵者,,這是何等的自信。即使清初康乾時代,,中國仍然是西方不可小覷的東方泱泱大國,。
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面對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各種不平等條約敲骨吸髓的掠奪,。在中華民族面臨存亡危機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危機,其重要表現(xiàn)就是喪失民族自信心,,認為中國一切不如人,。但是繼承優(yōu)秀文化的中華兒女仍然懷著對民族的自信,,奮起抗爭。中國近代史上不乏這種志士仁人,。秋瑾的著名詩句:“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笨犊ぐ?,悲憤泣血,,它代表了身處民族危亡之際的一批中華優(yōu)秀兒女,,前仆后繼、以命相搏,、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近代歷史上中華優(yōu)秀兒女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中國共產黨在90多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了偉大貢獻。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堅持戰(zhàn)斗,,在戰(zhàn)斗中失敗,,在失敗中戰(zhàn)斗,揩干犧牲同志身上的鮮血,,繼續(xù)前進,,直到勝利,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充滿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國共產黨人的道路自信深層次蘊含著文化自信
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從挫折和教訓中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這條道路不同于蘇聯(lián)十月革命依靠城市武裝起義的道路,,而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信只有這條道路才是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當時革命根據地雖偏處一隅,,處于敵人重重包圍之中,但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失去信心,?!靶切侵穑梢粤窃?,這八個字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革命道路充滿自信的宣言,。
長征時期,,前有阻擊,后有追兵,,爬雪山過草地,,幾至彈盡糧絕,可紅軍仍然充滿必勝信心,。沒有信心,,從南到北,邊走邊戰(zhàn),,橫跨十四個省,,歷時兩年的長征,是不可想象的,。毛澤東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薄案册荷角Ю镅?,三軍過后盡開顏?!焙肋~樂觀,、令人振奮的詩句,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舍生忘死,、不怕犧牲,、對革命必勝的信心。沒有信心,,就走不出草地,、爬不過雪山。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使用突襲慣技,,占我東北,后又發(fā)動“七七事變”,,當時“抗戰(zhàn)必亡”的亡國論甚囂塵上,,全國上下彌漫著一種失敗情緒。敢于擔當?shù)闹袊伯a黨,,鮮明地打出了堅決抗戰(zhàn)的旗幟,,點燃了全民族抗日救亡的火焰,成為支撐中華民族抗戰(zhàn)希望和信念的中流砥柱,。毛澤東的《論持久戰(zhàn)》就是代表中國共產黨人這種自信的光輝著作,。
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實踐中產生的革命文化,就是這種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凝聚,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革命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任何公正的人,,包括西方一些有良知的觀察家都不得不承認,與清末不斷割地賠款,、視洋人如虎相比,,與北洋時期軍閥混戰(zhàn),、各自依洋人以求靠山相比,,與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民生凋敝、經濟落后,、政治腐敗相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勝利和中國的和平崛起,打破了長期處于主導地位的“西方中心論”,,使中華民族生氣勃勃的民族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力得以重新煥發(fā),。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背景,往往影響著這個民族的發(fā)展道路,,尤其是在面臨革命變革時期的道路選擇時,,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中國共產黨人90多年里所選擇的道路,,與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密不可分,。中國共產黨人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是緊密相連的。革命時期我們有中國革命道路必勝的自信,;抗戰(zhàn)時期我們有中國抗日必勝的自信,;社會主義時期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這些都是基于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深信,,既有馬克思主義指導,又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中國共產黨人,,完全有能力有信心選擇與自己國情相適應的正確道路,。
道路自信從深層次來說就蘊涵著文化自信。事實上,,各國有各自不同的發(fā)展道路,,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fā)展模式,,更沒有唯一的模式。西方發(fā)展道路是由西方國家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所決定的,,而不是為世界提供模式,,也不可能提供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愿意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但不會照抄照搬任何國家的發(fā)展模式。中國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只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我們對自己選擇的道路充滿自信。這個自信不是高調空談,,它充分表現(xiàn)在中國道路取得的豐碩成果上,。
有人提出中國應該走世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共同道路,走所謂的“世界文明之路”,,在他們看來,,西方的道路是世界文明的普遍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脫離世界文明,,是沿襲自秦始皇以來中國封建社會的專制主義之路,,是自外于世界潮流的道路。為什么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就是世界文明之路,,就是人類的共同道路,,而一個有自己歷史傳統(tǒng)、自己文化傳統(tǒng),、自己國情的中國,,就不能走自己的道路呢?中國民主革命時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不是走通了嗎,?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是革命道路正確的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嗎,?當代中國的現(xiàn)實就是證明,。中國由原來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成為當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高鐵之長是世界之最,,中國各種基礎建設、科學技術發(fā)展不都是明擺著的嗎!不愿聽是聾子,,不愿看是盲人,。政治上的偏見,必然導致政治上耳聾目盲,。
鞋子穿在自己的腳上,,合不合適自己最清楚。我們?yōu)槭裁匆言u價鞋子是否合自己腳的話語權,,交給別人呢,?以西方人的偏見來衡量中國道路的對錯,實際上就是像用別人鞋子度量自己腳上的鞋子是否合腳一樣荒謬,。中國有“鄭人買履”的寓言,,那是寧愿相信鞋樣而不相信自己腳的蠢人,這種蠢人用當代話說是教條主義,,而以西方道路來評論中國道路也是一種教條,,不過不是土教條而是洋教條。說輕點,,是食洋不化,,說重點,是“西方中心論”的流毒未消,。
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自信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
共產主義理想是全世界共產黨人的共同理想,,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本質要求,,但是它在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可以有不同的國情和不同的文化土壤,。中華優(yōu)秀文化是共產主義理想能在中國深深扎根的重要原因,可以說,,中華優(yōu)秀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共產主義理想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淵源,。鄧小平同志曾用建設“小康社會”表達中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階段性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用“求大同”,、“大同世界,,天下一家”表達中國夢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追求。無論是“小康社會”或“大同世界”都出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靶】怠币辉~最早見于《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倍按笸币辉~則出自《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笨梢娫谥袊瑘远ǖ墓伯a主義理想信仰和堅持文化自信二者相輔相成,,中國共產黨人的共產主義理想因文化自信而堅定,,文化自信因共產主義理想而光彩奪目。
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致的,。理論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文化,,但它是作為理論形態(tài)的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從一定意義上說,,又是構成中國當代文化的重要內容。如果沒有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長期積淀,,在中國就難以產生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只要認真學習一下他們的思想著作,學習包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包含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眾多因素,。
我們的各級干部,尤其是擔負著重要職務的領導干部,,要真正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必須認真學習中華優(yōu)秀文化,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堅持,,建立在堅定的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民族文化都缺乏自信,,很難期待他能夠真正樹立理論自信。
中國共產黨人的制度自信源于制度構建的文化傳統(tǒng)
制度自信同樣離不開文化自信,。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其文化內涵,。例如,經濟制度有經濟文化,、政治制度有政治文化,、法律制度有法律文化,等等,。一個社會選擇建立什么樣的基本制度,,主要是由它的一定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經濟基礎,即生產關系總和決定的,,但經濟基礎只能決定制度的社會屬性,,至于制度和體制的具體構建和制度特色,不能脫離一個民族既有的文化傳統(tǒng),。因此從制度的最深層次來說,,就蘊涵著構建制度的文化。
我們國家的制度構建有著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積累和繼承使得中國制度有著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點,。例如,我們的制度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我們的干部選拔繼承中國傳統(tǒng)選賢與能的傳統(tǒng),,注重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的選才用人思想,注重德才兼?zhèn)?,注重基層鍛煉,。如果我們在制度建設上沒有文化自信,摒棄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的民本主義傳統(tǒng),,拋棄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傳統(tǒng),摒棄從有實踐經驗的干部中選拔人才,,不加分析地盲目相信一人一票就是民主,,接受西方話語鼓吹的國家現(xiàn)代化,放棄中國共產黨領導,;鼓吹思想市場化,,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借助思想多元來反對指導思想的一元化,;鼓吹軍隊國家化,,反對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就會背離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要義,就會從根本上違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們的制度自信,,還表現(xiàn)在我們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本質的自信。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無論是在工業(yè),、農業(yè)、國防,、科技,、生態(tài)方面的建設,還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建設,,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制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等等,,歸根到底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于人民,,既有利于中國人民,也有利于世界人民,。這表明我們現(xiàn)代化建設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既繼承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的“民本主義”與“和”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時又將它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中國的文化是“和”的文化,,而不是擴張的文化。中國是在取得民族獨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后,,逐步推進現(xiàn)代化的,。我們是在被資本主義世界封鎖的情況下,完全依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黨的領導和人民的力量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是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在與世界密切交往中繼續(xù)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中國的現(xiàn)代化,,沒有殖民,、沒有掠奪,而是互利共贏,;沒有血與火,,沒有戰(zhàn)爭,,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是增強世界和平,、防止戰(zhàn)爭的力量,是促進世界和平發(fā)展的力量,。這與西方現(xiàn)代化進程伴隨殖民,、戰(zhàn)爭和掠奪截然不同。中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是對世界,、對人類和平的重大貢獻。
我們有些人缺乏文化自信,,不理解中國文化傳統(tǒng),,更不理解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連貫性和我們制度的優(yōu)越性,,不理解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本質,。他們鼓吹西方所謂的民主制度、多黨制,,以為西方的政治制度比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把西方現(xiàn)代化道路視為唯一的道路。要知道,,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在新中國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來并不斷完善的,,改革開放以來的體制改革,又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但無論如何變,,變中有不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能變,,人民當家作主不能變,,干群關系的本質不能變。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無論發(fā)展到何種程度,,都始終堅持“和”的文化,,反對國強必霸。這些都是從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提煉出的精粹,,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信仰和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最深層的就是文化自信,,因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和精神支撐,。正如血脈貫通于人的全身并預示著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一樣,文化自信的程度,,往往是這個民族興盛衰亡的重要原因,。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發(fā)展沒有中斷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我們自己在革命、建設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都植根于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宣傳革命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繼續(xù)鞏固和完善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
2.《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來源:《黨建》雜志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br/>
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文化自信不是一個純學理問題,而是一個事關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前途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問題,,也是一個事關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大問題。作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繼承和發(fā)展者的中國共產黨,,不僅對自己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滿自信,,而且對在長期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樣滿懷自信,。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既是一種對民族力量的自信,,也是一種對黨的力量、對人民力量的自信,。堅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領導中國人民克服任何艱難險阻奮勇前進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力量,,也是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領路人,。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在堅持文化自信上發(fā)揮示范、表率作用,,激勵全體黨員和全國人民,。
歷史經驗證明,一個沒有自信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個沒有自信的軍隊,是不可能戰(zhàn)勝敵人的,。共產黨亦是如此,。號稱共產黨但沒有自信,最終必將是一個黨心渙散沒有凝聚力沒有戰(zhàn)斗力的黨,,會逐漸失去它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一些曾經擁有大量黨員而且在政治舞臺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共產黨,而今在世界政治中變得無足輕重,,就昭示了這個道理,。蘇聯(lián)共產黨這樣一個黨員眾多、執(zhí)政70多年的黨,,最后自行宣布解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失去了繼續(xù)領導的信心。這個自信喪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喪失了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的信仰,,完全倒向西方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
中國共產黨人有最充分的理由堅持文化自信
中國歷史上,,漢代雄風,,盛唐氣象,兩宋文化之高度,,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明初鄭和率領200多艘海船、2.7萬多人七下西洋,,充當傳遞和平之音的友好使者而不是入侵者,,這是何等的自信。即使清初康乾時代,,中國仍然是西方不可小覷的東方泱泱大國,。
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面對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各種不平等條約敲骨吸髓的掠奪,。在中華民族面臨存亡危機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危機,其重要表現(xiàn)就是喪失民族自信心,,認為中國一切不如人,。但是繼承優(yōu)秀文化的中華兒女仍然懷著對民族的自信,,奮起抗爭。中國近代史上不乏這種志士仁人,。秋瑾的著名詩句:“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笨犊ぐ?,悲憤泣血,,它代表了身處民族危亡之際的一批中華優(yōu)秀兒女,,前仆后繼、以命相搏,、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近代歷史上中華優(yōu)秀兒女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中國共產黨在90多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了偉大貢獻。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堅持戰(zhàn)斗,,在戰(zhàn)斗中失敗,,在失敗中戰(zhàn)斗,揩干犧牲同志身上的鮮血,,繼續(xù)前進,,直到勝利,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充滿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國共產黨人的道路自信深層次蘊含著文化自信
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從挫折和教訓中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這條道路不同于蘇聯(lián)十月革命依靠城市武裝起義的道路,,而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信只有這條道路才是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當時革命根據地雖偏處一隅,,處于敵人重重包圍之中,但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失去信心,?!靶切侵穑梢粤窃?,這八個字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革命道路充滿自信的宣言,。
長征時期,,前有阻擊,后有追兵,,爬雪山過草地,,幾至彈盡糧絕,可紅軍仍然充滿必勝信心,。沒有信心,,從南到北,邊走邊戰(zhàn),,橫跨十四個省,,歷時兩年的長征,是不可想象的,。毛澤東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薄案册荷角Ю镅?,三軍過后盡開顏?!焙肋~樂觀,、令人振奮的詩句,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舍生忘死,、不怕犧牲,、對革命必勝的信心。沒有信心,,就走不出草地,、爬不過雪山。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使用突襲慣技,,占我東北,后又發(fā)動“七七事變”,,當時“抗戰(zhàn)必亡”的亡國論甚囂塵上,,全國上下彌漫著一種失敗情緒。敢于擔當?shù)闹袊伯a黨,,鮮明地打出了堅決抗戰(zhàn)的旗幟,,點燃了全民族抗日救亡的火焰,成為支撐中華民族抗戰(zhàn)希望和信念的中流砥柱,。毛澤東的《論持久戰(zhàn)》就是代表中國共產黨人這種自信的光輝著作,。
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實踐中產生的革命文化,就是這種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凝聚,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革命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任何公正的人,,包括西方一些有良知的觀察家都不得不承認,與清末不斷割地賠款,、視洋人如虎相比,,與北洋時期軍閥混戰(zhàn),、各自依洋人以求靠山相比,,與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民生凋敝、經濟落后,、政治腐敗相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勝利和中國的和平崛起,打破了長期處于主導地位的“西方中心論”,,使中華民族生氣勃勃的民族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力得以重新煥發(fā),。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背景,往往影響著這個民族的發(fā)展道路,,尤其是在面臨革命變革時期的道路選擇時,,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中國共產黨人90多年里所選擇的道路,,與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密不可分,。中國共產黨人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是緊密相連的。革命時期我們有中國革命道路必勝的自信,;抗戰(zhàn)時期我們有中國抗日必勝的自信,;社會主義時期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這些都是基于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深信,,既有馬克思主義指導,又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中國共產黨人,,完全有能力有信心選擇與自己國情相適應的正確道路,。
道路自信從深層次來說就蘊涵著文化自信。事實上,,各國有各自不同的發(fā)展道路,,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fā)展模式,,更沒有唯一的模式。西方發(fā)展道路是由西方國家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所決定的,,而不是為世界提供模式,,也不可能提供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愿意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但不會照抄照搬任何國家的發(fā)展模式。中國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只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我們對自己選擇的道路充滿自信。這個自信不是高調空談,,它充分表現(xiàn)在中國道路取得的豐碩成果上,。
有人提出中國應該走世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共同道路,走所謂的“世界文明之路”,,在他們看來,,西方的道路是世界文明的普遍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脫離世界文明,,是沿襲自秦始皇以來中國封建社會的專制主義之路,,是自外于世界潮流的道路。為什么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就是世界文明之路,,就是人類的共同道路,,而一個有自己歷史傳統(tǒng)、自己文化傳統(tǒng),、自己國情的中國,,就不能走自己的道路呢?中國民主革命時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不是走通了嗎,?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是革命道路正確的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嗎,?當代中國的現(xiàn)實就是證明,。中國由原來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成為當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高鐵之長是世界之最,,中國各種基礎建設、科學技術發(fā)展不都是明擺著的嗎!不愿聽是聾子,,不愿看是盲人,。政治上的偏見,必然導致政治上耳聾目盲,。
鞋子穿在自己的腳上,,合不合適自己最清楚。我們?yōu)槭裁匆言u價鞋子是否合自己腳的話語權,,交給別人呢,?以西方人的偏見來衡量中國道路的對錯,實際上就是像用別人鞋子度量自己腳上的鞋子是否合腳一樣荒謬,。中國有“鄭人買履”的寓言,,那是寧愿相信鞋樣而不相信自己腳的蠢人,這種蠢人用當代話說是教條主義,,而以西方道路來評論中國道路也是一種教條,,不過不是土教條而是洋教條。說輕點,,是食洋不化,,說重點,是“西方中心論”的流毒未消,。
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自信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
共產主義理想是全世界共產黨人的共同理想,,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本質要求,,但是它在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可以有不同的國情和不同的文化土壤,。中華優(yōu)秀文化是共產主義理想能在中國深深扎根的重要原因,可以說,,中華優(yōu)秀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共產主義理想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淵源,。鄧小平同志曾用建設“小康社會”表達中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階段性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用“求大同”,、“大同世界,,天下一家”表達中國夢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追求。無論是“小康社會”或“大同世界”都出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靶】怠币辉~最早見于《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倍按笸币辉~則出自《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笨梢娫谥袊瑘远ǖ墓伯a主義理想信仰和堅持文化自信二者相輔相成,,中國共產黨人的共產主義理想因文化自信而堅定,,文化自信因共產主義理想而光彩奪目。
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致的,。理論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文化,,但它是作為理論形態(tài)的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從一定意義上說,,又是構成中國當代文化的重要內容。如果沒有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長期積淀,,在中國就難以產生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只要認真學習一下他們的思想著作,學習包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包含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眾多因素,。
我們的各級干部,尤其是擔負著重要職務的領導干部,,要真正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必須認真學習中華優(yōu)秀文化,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堅持,,建立在堅定的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民族文化都缺乏自信,,很難期待他能夠真正樹立理論自信。
中國共產黨人的制度自信源于制度構建的文化傳統(tǒng)
制度自信同樣離不開文化自信,。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其文化內涵,。例如,經濟制度有經濟文化,、政治制度有政治文化,、法律制度有法律文化,等等,。一個社會選擇建立什么樣的基本制度,,主要是由它的一定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經濟基礎,即生產關系總和決定的,,但經濟基礎只能決定制度的社會屬性,,至于制度和體制的具體構建和制度特色,不能脫離一個民族既有的文化傳統(tǒng),。因此從制度的最深層次來說,,就蘊涵著構建制度的文化。
我們國家的制度構建有著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積累和繼承使得中國制度有著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點,。例如,我們的制度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我們的干部選拔繼承中國傳統(tǒng)選賢與能的傳統(tǒng),,注重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的選才用人思想,注重德才兼?zhèn)?,注重基層鍛煉,。如果我們在制度建設上沒有文化自信,摒棄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的民本主義傳統(tǒng),,拋棄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傳統(tǒng),摒棄從有實踐經驗的干部中選拔人才,,不加分析地盲目相信一人一票就是民主,,接受西方話語鼓吹的國家現(xiàn)代化,放棄中國共產黨領導,;鼓吹思想市場化,,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借助思想多元來反對指導思想的一元化,;鼓吹軍隊國家化,,反對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就會背離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要義,就會從根本上違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們的制度自信,,還表現(xiàn)在我們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本質的自信。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無論是在工業(yè),、農業(yè)、國防,、科技,、生態(tài)方面的建設,還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建設,,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制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等等,,歸根到底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于人民,,既有利于中國人民,也有利于世界人民,。這表明我們現(xiàn)代化建設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既繼承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的“民本主義”與“和”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時又將它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中國的文化是“和”的文化,,而不是擴張的文化。中國是在取得民族獨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后,,逐步推進現(xiàn)代化的,。我們是在被資本主義世界封鎖的情況下,完全依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黨的領導和人民的力量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是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在與世界密切交往中繼續(xù)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中國的現(xiàn)代化,,沒有殖民,、沒有掠奪,而是互利共贏,;沒有血與火,,沒有戰(zhàn)爭,,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是增強世界和平,、防止戰(zhàn)爭的力量,是促進世界和平發(fā)展的力量,。這與西方現(xiàn)代化進程伴隨殖民,、戰(zhàn)爭和掠奪截然不同。中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是對世界,、對人類和平的重大貢獻。
我們有些人缺乏文化自信,,不理解中國文化傳統(tǒng),,更不理解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連貫性和我們制度的優(yōu)越性,,不理解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本質,。他們鼓吹西方所謂的民主制度、多黨制,,以為西方的政治制度比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把西方現(xiàn)代化道路視為唯一的道路。要知道,,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在新中國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來并不斷完善的,,改革開放以來的體制改革,又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但無論如何變,,變中有不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能變,,人民當家作主不能變,,干群關系的本質不能變。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無論發(fā)展到何種程度,,都始終堅持“和”的文化,,反對國強必霸。這些都是從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提煉出的精粹,,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信仰和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最深層的就是文化自信,,因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和精神支撐,。正如血脈貫通于人的全身并預示著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一樣,文化自信的程度,,往往是這個民族興盛衰亡的重要原因,。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發(fā)展沒有中斷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我們自己在革命、建設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都植根于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宣傳革命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繼續(xù)鞏固和完善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
2.《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來源:《黨建》雜志
責任人編輯:楊文全,、秦華
- 標簽:
分享到:
上一篇: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彰顯湖南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