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中需要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的幾個亮點
《黨建》
原標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中需要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的幾個亮點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治黨治國的綱領性文獻,,深刻回答了事關黨,、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問題,,集中體現(xiàn)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是新時期指引我們黨更好擔負歷史使命的政治宣言與行動指南,,是一份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捌咭弧敝匾v話亮點紛呈,,無論是緒論,,還是從8個方面論述主題的板塊,,還是結束語,,都有需要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的亮點,,限于篇幅,,本文擇其5個亮點加以分析,。
1.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闡述“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這個主題時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蓖耆梢赃@么說:共產主義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基因”,,它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講到這“信仰基因”,,就不能不講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產主義理想的論述,。我們說老祖宗不能丟,就是指那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不能變的今天我們還必須堅持的東西,。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共產主義理想與“未來新社會”,、“共產主義社會”,、“自由人聯(lián)合體”和“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等是同義語。而這些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具有本質性的內容,。
1894年1月3日,,有個叫朱·卡內帕的意大利人致信恩格斯,,請求恩格斯為即將在日內瓦出版的《新紀元》周刊找一段題詞,,希望題詞能用簡短的字句來表達未來社會主義紀元的基本思想,以區(qū)別但丁曾說過的“一些人統(tǒng)治,,另一些人受苦難”的舊紀元,。恩格斯在回信中說:除了《共產黨宣言》中的這句話,,我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這就是《共產黨宣言》第二部分的結束語:“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列寧完全贊成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的論述,。列寧指出: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不是現(xiàn)在的生產力,,共產主義社會的人,,不是現(xiàn)在的“庸人”。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在黨章中始終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我們奮斗的最高綱領,,并要求所有共產黨員在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過程中要腳踏實地做好當前的事情。毛澤東曾用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tǒng)一來表達,。鄧小平曾指出,“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tǒng)一?!庇纱丝梢?,共產主義社會理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本質規(guī)定,是超越時空的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價值追求,,也是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內容,。
2.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在以往講的“三個自信”的基礎上增加了文化自信,,這是令人矚目的變化,,這是我們黨對自信問題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需要加以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雖然當今世界上還有人說我們這不好,、那不好,,但還沒有不承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情況,因此,,這就叫“舉世公認”,,這是我們自信的物質基礎。那令世人贊嘆的這個物質基礎是怎么來的,?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引下堅定不移地走自己道路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充分發(fā)揮的結果,“三個自信”由此而來,。
“七一”重要講話還指出:我們只有把這種自信同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緊密地融合在一起,,這樣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要深刻理解這個論斷,必須充分認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鮮紅底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論述和認識達到了新的境界。他指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它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也是我國獨特的優(yōu)勢,。他還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生和發(fā)展的文化沃土,。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的,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fā)展道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底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汲取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植根中華傳統(tǒng)文化沃土,才能根深葉茂,、開花結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因此,,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構成了我們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
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主要內容,,是黨和國家寶貴的思想財富,,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抗戰(zhàn)精神等,,其中包括的穿越時空的思想價值,是我們黨和人民的“文化基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是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在當代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因此,,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xiàn)和根本要求,。因此,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成了我們文化自信的鮮紅底色,。
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蘊含著中國價值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融著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刻理解“七一”重要講話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3.反復強調幾個重要歷史時間節(jié)點的深刻含義?!捌咭弧敝匾v話強調了幾個重要的歷史時間節(jié)點,,這些時間節(jié)點在習近平總書記以往講話中也多次強調過。如,,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等,,我們需要沿著這些重要的歷史時間節(jié)點,,來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它們的深刻含義。
“七一”重要講話強調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具有500多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黨領導人民進行95年的奮斗歷史,、新中國建設60多年歷史和改革開放30多年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這些重要的歷史時間節(jié)點,,就是告訴我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世界的今天是從世界的昨天發(fā)展而來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fā)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智慧,。所以說,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薄爸袊兄?000多年連續(xù)發(fā)展的文明史,觀察歷史的中國是觀察當代的中國的一個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就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人民的抱負和夢想,,很難全面把握中國人民選擇的發(fā)展道路?!笨倳浂啻螐娬{重視這些重要歷史時間節(jié)點的深意也就是要重視歷史,。他強調這個問題是有針對性的。主要針對今天我們干部隊伍尤其是領導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越來越年輕,,學歷層次越來越高的狀況,。他們不缺文化知識,不缺業(yè)務知識(當然,,這兩方面知識也有繼續(xù)提升的必要),。他們最缺的是什么?是歷史知識,、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睂︻I導干部而言,學習歷史知識,,把握歷史經驗是極其重要的學習,。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學習歷史尤其是黨史,、國史是領導干部的必修課,。
4.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雖然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提法才出現(xiàn)一次,,但是只要我們聯(lián)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其他場合的講話,,就可以看出,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是個重大的命題,,它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需要我們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黨內政治生態(tài)”這個問題,。2014年6月30日,,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闡述了這個提法的內涵:“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huán)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tài)”,。2014年10月8日,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這些年來,,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四風’問題越積越多,,黨內和社會上的潛規(guī)則越來越盛行,政治生態(tài)和社會環(huán)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從嚴治黨沒有做到位,。”2015年2月13日,,他在陜甘寧革命老區(qū)脫貧致富座談會上談到加強基層黨建時指出,,要建設“一個正氣弘揚、歪風邪氣沒有市場的政治生態(tài)”,。2016年1月12日,,他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反對腐敗“如果不除惡務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死灰復燃,、卷土重來,不僅惡化政治生態(tài),,更會嚴重損害黨心民心”,。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實際上已經指出,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要有“長期作戰(zhàn)”的思想準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凈化政治生態(tài)同修復自然生態(tài)一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協(xié)同推進?!?br/>
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理論研究。要研究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與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關系,,也就是要深刻闡明: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要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要深刻闡明: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就全國黨建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要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我認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當然包括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理論,。
5.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的對外關系思想,,是對以往國際戰(zhàn)略理論的創(chuàng)新,我們要深刻領會和深入研究,。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他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捌咭弧敝匾v話對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作了進一步地闡述:“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反對冷戰(zhàn)思維和零和博弈。中國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對于這個重大的國際戰(zhàn)略判斷我們需要從兩方面加以理解。一是時代主題變了,,對外戰(zhàn)略策略也要改變,。在革命與戰(zhàn)爭時代主題下的對外戰(zhàn)略策略,,不能簡單地搬到今天和平與發(fā)展時代主題下的對外關系中,。不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就很難理解我們當前的對外政策,。二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了?,F(xiàn)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和平發(fā)展的時代潮流既給世界各國帶來了發(fā)展機遇,,同時又提出了需要共同應對的難題,,如恐怖主義、金融危機,、環(huán)境惡化等,,面對這些全球性的挑戰(zhàn),哪個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世界各國需要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同舟共濟、協(xié)調行動,。
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我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拓展和延伸,。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政策始終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fā)展友好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在這過程中形成了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們既在和平發(fā)展的時代條件下迅速發(fā)展自己,,又以自己的發(fā)展為國際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們準確地把這個國際戰(zhàn)略概括為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重申了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加強同各國的友好往來,,同各國人民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推向前進。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愿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形成,。“七一”重要講話再次強調了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反對冷戰(zhàn)思維和零和博弈,。
有倡導就要有反對。這是我們的一貫態(tài)度,?!捌咭弧敝匾v話用三個“反對”、九個“不”表明了我們的態(tài)度:我們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中國不覬覦他國權益,不嫉妒他國發(fā)展,,但決不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lián)p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苦果,。
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上述亮點,有利于我們全面深入地把握“七一”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這對于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續(xù)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br/>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治黨治國的綱領性文獻,,深刻回答了事關黨,、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問題,,集中體現(xiàn)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是新時期指引我們黨更好擔負歷史使命的政治宣言與行動指南,,是一份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捌咭弧敝匾v話亮點紛呈,,無論是緒論,,還是從8個方面論述主題的板塊,,還是結束語,,都有需要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的亮點,,限于篇幅,,本文擇其5個亮點加以分析,。
1.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闡述“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這個主題時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蓖耆梢赃@么說:共產主義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基因”,,它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講到這“信仰基因”,,就不能不講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產主義理想的論述,。我們說老祖宗不能丟,就是指那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不能變的今天我們還必須堅持的東西,。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共產主義理想與“未來新社會”,、“共產主義社會”,、“自由人聯(lián)合體”和“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等是同義語。而這些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具有本質性的內容,。
1894年1月3日,,有個叫朱·卡內帕的意大利人致信恩格斯,,請求恩格斯為即將在日內瓦出版的《新紀元》周刊找一段題詞,,希望題詞能用簡短的字句來表達未來社會主義紀元的基本思想,以區(qū)別但丁曾說過的“一些人統(tǒng)治,,另一些人受苦難”的舊紀元,。恩格斯在回信中說:除了《共產黨宣言》中的這句話,,我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這就是《共產黨宣言》第二部分的結束語:“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列寧完全贊成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的論述,。列寧指出: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不是現(xiàn)在的生產力,,共產主義社會的人,,不是現(xiàn)在的“庸人”。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在黨章中始終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我們奮斗的最高綱領,,并要求所有共產黨員在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過程中要腳踏實地做好當前的事情。毛澤東曾用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tǒng)一來表達,。鄧小平曾指出,“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tǒng)一?!庇纱丝梢?,共產主義社會理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本質規(guī)定,是超越時空的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價值追求,,也是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內容,。
2.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在以往講的“三個自信”的基礎上增加了文化自信,,這是令人矚目的變化,,這是我們黨對自信問題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需要加以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雖然當今世界上還有人說我們這不好,、那不好,,但還沒有不承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情況,因此,,這就叫“舉世公認”,,這是我們自信的物質基礎。那令世人贊嘆的這個物質基礎是怎么來的,?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引下堅定不移地走自己道路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充分發(fā)揮的結果,“三個自信”由此而來,。
“七一”重要講話還指出:我們只有把這種自信同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緊密地融合在一起,,這樣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要深刻理解這個論斷,必須充分認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鮮紅底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論述和認識達到了新的境界。他指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它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也是我國獨特的優(yōu)勢,。他還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生和發(fā)展的文化沃土,。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的,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fā)展道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底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汲取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植根中華傳統(tǒng)文化沃土,才能根深葉茂,、開花結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因此,,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構成了我們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
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主要內容,,是黨和國家寶貴的思想財富,,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抗戰(zhàn)精神等,,其中包括的穿越時空的思想價值,是我們黨和人民的“文化基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是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在當代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因此,,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xiàn)和根本要求,。因此,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成了我們文化自信的鮮紅底色,。
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蘊含著中國價值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融著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刻理解“七一”重要講話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3.反復強調幾個重要歷史時間節(jié)點的深刻含義?!捌咭弧敝匾v話強調了幾個重要的歷史時間節(jié)點,,這些時間節(jié)點在習近平總書記以往講話中也多次強調過。如,,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等,,我們需要沿著這些重要的歷史時間節(jié)點,,來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它們的深刻含義。
“七一”重要講話強調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具有500多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黨領導人民進行95年的奮斗歷史,、新中國建設60多年歷史和改革開放30多年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這些重要的歷史時間節(jié)點,,就是告訴我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世界的今天是從世界的昨天發(fā)展而來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fā)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智慧,。所以說,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薄爸袊兄?000多年連續(xù)發(fā)展的文明史,觀察歷史的中國是觀察當代的中國的一個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就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人民的抱負和夢想,,很難全面把握中國人民選擇的發(fā)展道路?!笨倳浂啻螐娬{重視這些重要歷史時間節(jié)點的深意也就是要重視歷史,。他強調這個問題是有針對性的。主要針對今天我們干部隊伍尤其是領導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越來越年輕,,學歷層次越來越高的狀況,。他們不缺文化知識,不缺業(yè)務知識(當然,,這兩方面知識也有繼續(xù)提升的必要),。他們最缺的是什么?是歷史知識,、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睂︻I導干部而言,學習歷史知識,,把握歷史經驗是極其重要的學習,。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學習歷史尤其是黨史,、國史是領導干部的必修課,。
4.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雖然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提法才出現(xiàn)一次,,但是只要我們聯(lián)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其他場合的講話,,就可以看出,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是個重大的命題,,它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需要我們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黨內政治生態(tài)”這個問題,。2014年6月30日,,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闡述了這個提法的內涵:“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huán)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tài)”,。2014年10月8日,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這些年來,,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四風’問題越積越多,,黨內和社會上的潛規(guī)則越來越盛行,政治生態(tài)和社會環(huán)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從嚴治黨沒有做到位,。”2015年2月13日,,他在陜甘寧革命老區(qū)脫貧致富座談會上談到加強基層黨建時指出,,要建設“一個正氣弘揚、歪風邪氣沒有市場的政治生態(tài)”,。2016年1月12日,,他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反對腐敗“如果不除惡務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死灰復燃,、卷土重來,不僅惡化政治生態(tài),,更會嚴重損害黨心民心”,。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實際上已經指出,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要有“長期作戰(zhàn)”的思想準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凈化政治生態(tài)同修復自然生態(tài)一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協(xié)同推進?!?br/>
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理論研究。要研究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與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關系,,也就是要深刻闡明: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要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要深刻闡明: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就全國黨建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要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我認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當然包括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理論,。
5.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的對外關系思想,,是對以往國際戰(zhàn)略理論的創(chuàng)新,我們要深刻領會和深入研究,。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他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捌咭弧敝匾v話對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作了進一步地闡述:“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反對冷戰(zhàn)思維和零和博弈。中國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對于這個重大的國際戰(zhàn)略判斷我們需要從兩方面加以理解。一是時代主題變了,,對外戰(zhàn)略策略也要改變,。在革命與戰(zhàn)爭時代主題下的對外戰(zhàn)略策略,,不能簡單地搬到今天和平與發(fā)展時代主題下的對外關系中,。不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就很難理解我們當前的對外政策,。二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了?,F(xiàn)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和平發(fā)展的時代潮流既給世界各國帶來了發(fā)展機遇,,同時又提出了需要共同應對的難題,,如恐怖主義、金融危機,、環(huán)境惡化等,,面對這些全球性的挑戰(zhàn),哪個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世界各國需要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同舟共濟、協(xié)調行動,。
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我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拓展和延伸,。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政策始終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fā)展友好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在這過程中形成了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們既在和平發(fā)展的時代條件下迅速發(fā)展自己,,又以自己的發(fā)展為國際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們準確地把這個國際戰(zhàn)略概括為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重申了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加強同各國的友好往來,,同各國人民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推向前進。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愿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形成,。“七一”重要講話再次強調了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反對冷戰(zhàn)思維和零和博弈,。
有倡導就要有反對。這是我們的一貫態(tài)度,?!捌咭弧敝匾v話用三個“反對”、九個“不”表明了我們的態(tài)度:我們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中國不覬覦他國權益,不嫉妒他國發(fā)展,,但決不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lián)p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苦果,。
深刻認識和深入研究上述亮點,有利于我們全面深入地把握“七一”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這對于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續(xù)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br/>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
責任人編輯:萬鵬,、謝磊
- 標簽:
分享到:
上一篇: 忽培元:紅飄帶從這里出發(fā)——中國作家重走長征路抒懷
下一篇: 論長征和長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