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士
科學預防 讓流行病不再“流行”——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防范流行病國際日”科普專題
冬季晝短夜長,,天氣漸寒,,室內外溫差較大,陰冷潮濕的環(huán)境為細菌病毒提供了舒適的溫床,,而封閉的室內活動空間則為細菌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快捷便利的通道,。免疫力告急,流行病高發(fā),,到底怎樣才能科學預防流行病的“侵襲”呢,?在12月27日“防范流行病國際日”到來之際,我們邀請到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南院呼吸與危重癥一科二病區(qū)負責人丁健和大家來聊一聊關于防治流行病的健康小竅門,。
Q:什么是流行???
A
流行病,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眾多人口所患的疾病,,一般的流行病多為傳染病,,但也可以是非傳染病。流行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發(fā)病率高的特點,流行病可以限于部分地區(qū)的小規(guī)模爆發(fā),,成為地方性流行病,,亦可以是全球性的大流行。
Q:當前流行的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
A
通常提及的呼吸道傳染病包括一大組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口腔、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比較常見的有:由病毒引起的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水痘等,細菌引起的流腦,、百日咳,、白喉等,以及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等,。根據我國的呼吸道多病原監(jiān)測結果,,當前流行的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體為主,另外還包括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普通冠狀病毒等,。其中,,鼻病毒和普通冠狀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體。
Q:流行病的傳播條件有哪些,?
A
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流行病流行過程中的三個基本條件是傳染源、傳染途徑與易感人群,,傳染病想要傳播,,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傳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包括空氣傳播,、水傳播、接觸傳播等,,易感人群是對某些傳染病缺乏抵抗力容易感染的人群,。
Q:常見的流行病有哪些?
A
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與通常所說的感冒不同,,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而兒童由于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善,患流感的風險更高,。
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的癥狀與普通流感存在一定差異,,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屬于微生物的一種,,一般表現為陣發(fā)性、成串的咳嗽,,早期為干咳,,咳嗽比較劇烈,甚至影響到進食和睡眠,。感染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均可攜帶病原體,,潛伏期較長,平均為2-3周,。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又稱諾瓦克病毒,,是引起急性腸胃炎常見的病原體之一,全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免疫保護時間短,,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相對封閉環(huán)境引起胃腸炎暴發(fā),為自限性疾病,病情輕微,,通常持續(xù)2-3天,。主要傳播途徑有攝入被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觸患者糞便或嘔吐物,,吸入嘔吐時產生的氣溶膠,,間接接觸被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環(huán)境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
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2-5歲的兒童為易感染人群,,也有部分年齡較大人群感染。感染后臨床表現差異大,,輕微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表現為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早期出現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癥狀,查體會發(fā)現鼻黏膜,、咽部,、球結膜、鼓膜等處充血,、水腫等現象,,同時往往伴隨發(fā)熱。一般2-4天后出現下呼吸道癥狀,,出現咳嗽,、喘息,進一步出現呼吸急促,、呼吸費力和進食困難,。
Q:流行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A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用肥皂和溫水洗手,,尤其在接觸口鼻和眼睛之后。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適量進行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的睡眠,。
·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
·規(guī)范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及時接種相應疫苗,。
Q:對接種流行病疫苗的建議?
A
部分流行病如麻疹,、腮腺炎,、風疹、水痘,、流腦,、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性疾病及流感嗜血桿菌疾病等,,可以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進行預防。
適齡人群及時接種疫苗能提高個體防病能力,,同時,,大量人群接種后還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保護其他易感者,。 根據《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群都要接種流行病疫苗,尤其是醫(yī)務人員,、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患者,以及托幼機構和中小學校等重點場所人群建議要及時接種疫苗,。
健康無小事,,防范做在前。讓我們共同增強流行病的防范意識,,筑牢健康防線,,科學防護,,理性應對,,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丁健
南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一科二病區(qū)負責人
碩士研究生導師 副主任醫(yī)師
技術專長
從事呼吸系統(tǒng)臨床醫(yī)療工作近20年,,先后到美國加州大學羅納德?里根醫(yī)學中心,、上海海軍軍醫(yī)大學附屬一院、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進修學習,。擅長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及呼吸危重癥的診治,如重癥肺炎,、肺間質疾病,、重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胸膜疾病等,,尤其是肺結節(jié)的診斷及呼吸介入微創(chuàng)治療,;肺癌早期的篩查、診斷及治療,,肺癌晚期的個體化綜合治療,。能夠獨立完成如氣管鏡下腔內腫物消融治療(電凝切、冷凍,、微波,、等離子、激光),、大氣道狹窄消融及支架植入治療(金屬支架,、硅酮支架),經CT引導下經皮肺部腫瘤穿刺,、腫瘤消融治療(微波,、射頻、冷凍),、I125粒子置入治療等,,可熟練掌握氣管插管、經皮氣切,、PICCO等呼吸重癥治療技術,。
出診信息
出診時間
南院 周一、周二,、周三全天
科室咨詢電話
0452-2459976
科室簡介
第一醫(yī)院南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一科二病區(qū)經過多年年的發(fā)展,,現已成為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臨床科室。作為國家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PCCM)規(guī)范化建設優(yōu)秀單位,,目前開設血氣及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監(jiān)測室、肺結節(jié)MDT門診,、肺部腫瘤MDT門診和呼吸門診綜合診療室,,并配備專業(yè)的呼吸內鏡介入診療團隊。
科室技術力量雄厚,,人才梯隊合理,,專業(yè)方向明確,已形成了肺癌與肺部結節(jié),、慢阻肺,、間質性肺病,、呼吸介入、呼吸危重癥,、肺血管病等10個亞專業(yè)方向,。科室在肺結節(jié)診斷及治療,、肺癌早期診斷與鑒別診斷,、肺癌多學科綜合一體化治療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在省內及毗鄰省份有良好的聲譽和較大的影響力,。從肺小結節(jié)到晚期肺癌,,對患者實施全程綜合管理,合理的聯合磁導航,、EBUS-GS-TBLB及CT引導下肺穿刺等方法,,大大提高了肺小結節(jié)和肺外周小病變的確診率,對于晚期肺癌的分子診斷,,聯合靶向,、免疫、抗血管生成聯合呼吸介入局部治療等診療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期,曾在國家級學術會議上分享成功病例,。
目前,,科室可常規(guī)開展經超聲支氣管鏡引導針吸活檢、虛擬導航/電磁導航聯合經支氣管超聲引導鞘的支氣管肺活檢(EBUS-GS-TBLB),、冷凍肺活檢等呼吸內鏡診斷技術,;高壓球囊擴張治療氣道狹窄、硬質支氣管鏡下氬氣,、冷凍,、電凝、射頻消融,、光動力,、放射性粒子植入、金屬及硅酮支架置入等鏡下治療技術,;CT引導下經胸壁肺穿刺活檢,、肺結節(jié)及肺部腫瘤熱消融治療、冷凍消融治療,、I125粒子植入等介入治療,顯著提高患者診斷率及治療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