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瘡
《萬病回春》
楊毒天泡者,,風(fēng)濕熱毒也。初起宜
消風(fēng)散毒散
歸尾 川芎 赤芍 生地黃 升麻 干葛 黃芩(各一錢) 黃連 黃柏 連翹 防風(fēng)(各八分)羌活 金銀花 甘草(各五分) 蟬蛻(二個) 初服加大黃(二錢),、芒硝(一錢半,,通利惡物去凈后勿用。)
上銼一劑,,水煎熱服,。
□
毒發(fā)出宜
二十四味風(fēng)流飲
防風(fēng) 荊芥 連翹 白芷稍 歸尾 川芎(上部瘡多宜焙用) 赤芍 黃芩 黃連 梔子 地骨皮五加皮 白鮮皮 木通(下部瘡多宜焙用) 木瓜 苦參 金銀花 皂角刺 薏苡仁 蟬蛻 僵蠶 黃柏白蒺藜 甘草 土茯苓(白實者三斤),瘡?fù)醇忧蓟?、?dú)活;體弱加人參,、茯苓,去梔子,。
上銼作五十劑,,每日服二劑,水煎,。忌牛肉,、燒酒、鹽宣炒過,,食則不生癬,。
茯苓湯
土茯苓(四兩,搗汁) 桔梗 防風(fēng)(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五分)
上銼,,水五碗,,煎至三碗,溫服。一日服盡,。忌茶水諸物,,五帖全除。忌鐵器,。
茯苓糕 治楊梅瘡毒,。
土茯苓(去粗皮為細(xì)末一斤) 白蜜(一斤) 糯米粉(一斤) 三味和勻,蒸糕食之,。常以茯苓煎服當(dāng)茶吃,,不可飲茶水。
雄黃敗毒丸
雄黃 朱砂 輕粉 孩兒茶(各一錢) 苦參(一兩凈末)
上為細(xì)末,,粳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日進(jìn)二服,,口噙綠豆湯,。
□
遺毒為患,宜
香螵湯 治楊梅,,筋骨疼痛久不愈者立效,。
茜草 麻黃 烏藥 細(xì)茶 魚螵(三錢,用項麻同炒成珠) 槐子(炒) 花椒(各五錢) 乳香(一錢)
上銼一劑,,水二鐘,、姜五片、蔥五根,,煎至一鐘,,通口溫服,二三帖即愈不發(fā),。
通仙五寶散 凡人病過楊梅,、天泡、綿花等瘡,,致成一切難名狀之疾;或楊梅瘡爛見骨,,經(jīng)年不收口者;或筋骨疼痛,舉發(fā)無時;或通身疙瘩不消;或手足皺破出血;或通身起皮發(fā)靨,,好一層起一層;或赤癜,、白癜,鵝掌風(fēng)癬;或皮好骨爛,、口臭難當(dāng),,及年久 瘡不愈;一切頑瘡惡毒并皆治之。
鐘乳粉(三分) 大丹砂(二分) 琥珀(五厘) 冰片(五厘) 珍珠(二厘半)
上為細(xì)末,,每服五厘,,另入飛白霜二分半,,炒過合作一服,每一料分作十二帖,,每一日用土茯苓一斤,,水煎作十二碗,去渣,,清晨只用一碗,,入藥一帖,攪勻溫服,。其茯苓湯須一日服盡,,不可別用湯水并茶,日日如是,。服盡一料,,至十二日即愈?;蛴胁唤K劑而愈者,。如病重,須再服一料,,無不愈也,,百發(fā)百中。忌雞,、鵝,、牛肉、房事,,服藥完不忌,。(此方乃王范泉游廣東傳來,極真,,治楊梅瘡乃天下古今第一仙方也,,幸寶之寶之!)
西圣復(fù)煎丸 治楊梅瘡后,腫塊經(jīng)年,,破而難愈,,以致垂危。百方不效,,用此如神,。(此方乃扶溝寶林僧傳,殊效,。)
乳香 沒藥 兒茶 丁香(焙,。各一兩) 阿魏 白花蛇 血竭(各四錢,俱為末) 白面(炒,一斤)蜂蜜(煉熟,,六兩) 香油(四兩,,煎熟) 棗肉(水煮去皮核)
上共一處為末,搗千余下,,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土茯苓四兩,,水四碗煎至二碗,,入丸煎化,去渣溫服,。
茯苓餅 治遠(yuǎn)近頑瘡,、爛不斂口并治。
防風(fēng) 人參 五加皮 白鮮皮 當(dāng)歸 川芎 丁皮 木瓜 皂角刺 海桐皮 乳香 沒藥 金銀花甘草(各一錢) 土茯苓(半斤)
上共為細(xì)末,,將藥末四兩對麥面四兩,,水和一處作餅,焙干熟用,,不拘時,。外將細(xì)粗末煎作湯飲,以瘡好為度,。
楊梅天泡愈后,,疤痕紅黑,,用大黃,、白礬二味等分同研,擦患處,,其痕即去,,色亦如舊。
玉脂膏 治楊梅愈后,,發(fā)出鵝掌風(fēng)癬起白皮,,去一層發(fā)一層,久不愈者,。
牛油 香油 油 黃蠟(各一兩,,化開待溫入) 銀朱(一兩) 官粉(二錢) 麝香(五分)
以上三味為細(xì)末,入油內(nèi)攪勻,,火烤癬令熱,,將藥搽上,再烤再搽即效,。
秘方 治楊梅瘡,。
官粉二錢,入一文錢豆腐,將粉摻于內(nèi),,重湯煮食,,立瘥。
灸法 治楊梅瘡,。
初起那一個,,灸三五壯后不再發(fā)。
-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