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瀉
《萬病回春》
泄瀉者,,乳食傷脾也,。
參苓白術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中氣喘,、嘔吐泄瀉,。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yǎng)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人參 白術(炒) 茯苓(去皮) 山藥(炒) 甘草(炙,各二錢) 蓮肉(去心),、白扁豆(一錢半,,姜汁浸炒) 薏苡仁(炒) 砂仁 桔梗(去蘆。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量兒歲數(shù)加減,。
啟脾丸 消食止瀉,、止吐消疳、消黃消脹,、定腹痛,、益脾健胃。
人參 白術(去蘆,,炒) 白茯苓 山藥(炒) 蓮肉(各一兩,,去心) 山楂肉陳皮 澤瀉 甘草(炙。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米湯下,,或米湯研下服亦可。小兒?;紓?,服之立愈。
一方 益元散加白術末一兩,,每服一二錢,,米湯調下,,止小兒泄瀉殊效,。
一方 止治溏瀉,用柿餅燒熟食之即止,。
治小兒水瀉不止 五倍子為細末,,陳醋調稀,熬成膏,,貼臍上即止,。
水瀉痢疾方 生姜(四兩) 真香油(四兩) 黃丹(二兩)熬成膏藥貼臍,立效,。
□
一小兒飲食后即瀉,,先用六君子、升麻,、神曲,、山楂而止;又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而痊,。后吐瀉腹痛,用保和丸二服,,又用異功散調補脾氣而安,。
一小兒傷食,作瀉腹脹,、四肢浮腫,、小便不利,先用五苓散(方見中暑)加木香,,旬余,,諸癥漸退;又用五味異功散為主,佐以加減腎氣丸,,又旬日,,二便調和,飲食漸進,,浮腫旋消,,乃用異功散調理而安。
一小兒因驚久瀉,,面色青黃,,余謂肝木勝脾土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子母俱服而愈。
一小兒久瀉兼脫肛,、小腹重墜,、四肢浮腫,面色痿黃,、時或兼青,,諸藥到口即嘔吐。審乳母,,憂郁傷脾,,大便不實。先用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及四神丸調治其母,,不兩月,子母俱愈,。(上方俱見補益,。)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