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閉
《萬病回春》
小便不通,。由膀胱與腎俱有熱也,。腎主水。膀胱為津液之府,。此二經(jīng)為表里,。而水行于小腸。
入胞者為小便,。若腎與膀胱即熱,。熱入于胞。熱氣大盛。故結(jié)澀,。令小便不通,。小腹脹滿。
氣急甚者,。水氣上逆,。令心急腹?jié)M。乃至于死,。診其脈緊而滑直者,。不得下小便也。
一論膀胱有熱,。小便閉而不通也,。
導(dǎo)水散
當(dāng)歸(二錢) 瞿麥(三錢) 車前子(二錢) 滑石(三錢) 赤茯苓(三錢) 澤瀉(二錢)豬苓(二錢) 木通(二錢) 石蓮子(去殼一錢) 山梔子(三錢) 黃連(六分) 黃柏(一錢五分酒炒) 知母(一錢五分)甘草(八分)
上銼。燈心煎,??招摹胤?。
一小便不通,。百法不能奏效。服此無不愈,。
禹功散
陳皮 半夏(姜制) 赤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術(shù)(炒) 木通(各一錢) 條芩(八分)升麻(三分) 甘草(三分) 山梔子(炒一錢)
上銼一劑,。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少時。以雞翎探吐之,。得解而止,。妙在吐。
譬如滴水之器,。閉其上竅則不瀝,。拔之則水通流泄矣。
一論溺溲不通,。非細故也,。期朝不通。便令人嘔,。名曰關(guān)格。又曰不通而死矣,。一見嘔吐,。便不可救。經(jīng)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血氣孤危,。此之謂也。
一論小便閉塞,。用涼藥過多而不通者,。是元氣虛而不能輸化也。以補中益氣湯主之,。
一論小便淋瀝不通,。以六味丸倍茯苓、澤瀉,。
一論小便不通,。先將麝香半分。填患人臍中,。上用蔥白,。田螺。各搗爛成餅,。封于臍上用布帶縛住,。良久下宜用皂莢燒煙。熏入陰中,。其水竇自通,。婦人亦用皂莢熏洗便處。即通,。
一論小便不通,。膀胱發(fā)熱者。樸硝為細末,。每服二錢,。大茴香煎湯調(diào)下。
一論小便不通,。腹脹,。土蒺藜炒黃為末。黃酒調(diào)下,。
一論小便不通,。用豬膽汁投熱酒中。服之立通,。
又方,。用蚯蚓研。以冷水濾濃汁,。服半碗立通,。大解熱極。不知人事欲死者。用之,。
一論小便不通,。臍下滿悶者。
海金沙(一兩) 臘茶(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生姜、甘草梢煎湯調(diào)下,。
一論小便不通,。兩尺脈俱沉微乃陰虛故也。曾服通滑寒涼之藥所致,。用大附子一枚,。
重一兩者。炮去皮臍,。鹽水浸,。澤瀉一兩。二味銼作四劑服,。水二盞,。燈心七根煎。食遠服,。
一論小便不通,。體腫喘嗽。用補中益氣湯,。金匱腎氣丸兼服,。
一論小便不通。服涼藥過多,。脹滿幾死,。以附子理中湯加琥珀末。一服立通,。
一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以脬系了戾不得溺,。故致此病。名曰轉(zhuǎn)脬但利小便則愈,。八味丸主之,。(方見補益)
一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婦人轉(zhuǎn)脬,。小便不通,。宜服八味丸。又治婦人陰冷,。
立齋云。
治老人陰痿思色,。精不出,。內(nèi)敗。小便道澀痛如淋,。八味丸加車前子,、牛膝。若老人精已竭而復(fù)耗之,。大便小便牽痛,。愈痛愈欲便。愈便則愈痛,。此藥最效,。八味丸主之。(方見補益)
一治小便不通,。用螻蛄一個,。焙熟嚼吃。黃酒送下,。立通,。
一治小便不通。并傷寒雜癥,。而不可以藥通利者,。用此藥立通。以皮硝煎化,。用青皮蘸水搭臍上,。并小便處。熱則易之,。
一治小便不通,。已經(jīng)七八日。遍身手足腫滿,。諸醫(yī)罔效,。余以紫蘇煎湯。入大腳盆內(nèi),。
令病患坐上熏蒸,。冷則添熱滾湯。外用炒鹽熨臍上遍身腫處,。良久便通,。腫消而愈,。
一治小便不通。小腹脹滿,。不急治,。即殺人。連根蔥白一斤,。搗爛炒熱,。以布裹。分作二包,。更替熨臍下,。即通。加麝香尤妙,。
一治小便不通,。諸藥無效?;蜣D(zhuǎn)胞至死,。此法用之。小便自出,。豬尿胞一個,。傾出尿。
用鵝毛管去頭尾,。插入竅孔內(nèi),。線扎定。以口吹氣,。令滿胞,。用線管下再扎住。管口放在小便頭上向竅孔,。解下線,。手搓。其氣透里,。自然小便即出,。甚效。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