痼冷
《萬病回春》
丹溪曰,。人之一身。貴乎陰陽升降,。和平無偏,。若有偏勝。即為之患,。痼冷之癥,。由人之一身。真陽耗散,。脾胃虛弱,。加食冷物。有傷脾胃,。固結(jié)其寒于臟腑不散,。以至手足厥冷。畏冷憎寒,。飲食不化,。嘔吐涎沫?;虼竽c洞泄,。或小便頻數(shù),。治法宜暖下元,。兼理脾胃。又有肺虛而畏寒者,。令人咳嗽,。尤當(dāng)詳而治之。
一論陰癥,。身靜而重,。言語無聲。氣少難以喘息,。目睛了了,。口鼻冷氣,。水漿不入,。大小便不禁。面上惡寒,。有如刀刮,。先用蔥熨法。(方見中寒)次用理中湯,。
加味理中湯
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臍) 人參 白術(shù)(去蘆炒) 干姜(炒) 肉桂 陳皮 白茯苓(去皮各等分) 甘草(減半炙)
上銼,。生姜三片。棗兩枚,。水煎熱服,。
一論陽癥歸陰。陰囊縮入,。手足厥冷,。腹痛脹滿。冷汗大出,。脈或洪弦,。
固陽湯
黃 (蜜水炒) 人參(各一錢) 白術(shù)(去蘆炒二兩) 白茯苓(去皮二錢) 干姜(一錢炒)白姜(一錢炒) 良姜(一錢腹痛倍用) 濃樸(姜汁炒一錢) 大附子(泡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熱服,。
一脫陽癥,。多因大吐大瀉之后。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省人事?;騻吗?。誤與婦人交小腹緊痛,。外腎縮入。面黑氣喘,。冷汗自出,。須臾不救。先以蔥白炒令熱,。熨臍下,。次用附子(兩個去皮熏一兩正) 白術(shù)(去蘆炒去油) 干姜(炮各五錢) 木香(二錢五分)
上銼。每劑五兩,。水煎服,。須臾。再一服,。
一方,。用蔥白連須六七根。研爛,。熱酒調(diào)服,。外用炒鹽熨臍下氣海。勿令氣冷,。
一治陰癥,。手足厥冷。急用
三仙散
大附子(炮去皮臍) 官桂 干姜(炒各等分)
上共為細末,。每服三錢,。滾酒調(diào)服。即愈,。
一論陰癥,。腹痛身冷。宜
回陽散
硫黃(四分) 胡椒(六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分,。燒酒調(diào)服。
一治陰癥秘方,。
用硫黃化開,。傾入井水內(nèi)。取出為末,。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
一治陰癥。
用魚鰾一個。燒存性,。胡椒四十九粒,。為末。熱酒調(diào)下,。
又方,。用黑豆不拘多少。鍋內(nèi)炒熟,。乘熱以好酒淬之,。就以蓋住,。勿令泄氣,。候溫飲酒大效。
一治陰癥腹痛,。手足厥冷,。陰縮。用朝腦二三錢,。滾酒調(diào)服,。用枯白礬以水調(diào)涂兩手。
相合于大腿內(nèi)夾之,。良久汗出即愈,。
一治陰毒手足厥冷。脈息沉細,。頭痛腰重,。兼治陰毒咳逆等疾。川烏頭,、干姜等分,。為粗散。炒令轉(zhuǎn)色,。候冷,。再搗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鹽一撮。煎取半盞溫服,。
一治陰癥,。
用大艾炷灸臍中。預(yù)將蒜搗汁擦臍上,。后放艾多灸之,。其臍上下左右各開一寸。用小艾炷灸之,。五七炷為度,。
如玉莖縮入于內(nèi),。速令人捉定。急將艾丸如綠豆大,。放在馬口灸二壯,。其莖即出。仍用加味理中湯主之,。
一論陰癥,。小便縮入腹內(nèi)。用極肥壯母雞一只,??斓秾⒓股霞奔迸啤S檬殖堕_,。連毛帶屎,。合放病患肚臍上。令人用足 雞上,。須臾熱透,。小便即出。
一論因女色成陰癥者,。宜之,。用
回陽膏
白礬(煮三錢) 黃丹(二錢) 干姜(五錢) 母丁香(十個) 胡椒(十五六枚)
上為末。用醋調(diào)得所,。以男左女右,。握藥搭臍上。蓋被出汗即愈,。
一治陰癥最效方,。
芥菜子(七錢) 干姜(三錢)
上為末。水調(diào)作餅,。貼臍上,。手帕縛之。放些鹽,。以熨斗熨之,。數(shù)次汗出為度。又將病人小便,。攀陰莖往上,。盡頭處。用艾炷灸七壯神效,。
一治陰癥不能服藥,。不得汗出者。
回陽散
丁香 干姜 乳香 沒藥 胡椒(各三錢)
上為末。每用三錢,。以唾調(diào)涂在兩手心,。安于兩膝間。以手帕縛定,。用綿被蓋之,。其汗自出。
一緊陰,。及大小便不通,。小芥菜子半碗。為細末,。黃丹一撮,。臘醋燒滾調(diào)糊。攤臍上,。
以紙蓋住,。熱如火,。不妨以一炷香為度,。將藥去了。用青布沾水涼之,。如忍得熱,。不用水更妙一緊陰。用胡椒 干姜各二錢,。為細末,。唾津調(diào)涂自己手心。綿紙蓋按陰戶上側(cè)臥效,。
-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