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訶黎勒
《本草綱目》
釋名
訶子
氣味
苦、溫,、無毒,。
主治
下氣消食。用訶子一枚,,研為末,,另以水一升,在瓦器中煎開幾次后下藥,,再煎開幾次,,加鹽少許飲服。又方:夜含訶子一個,,天明時嚼咽,。又方:用訶子三枚,包濕紙中煨熟。去核細嚼,,牛乳送下,。
久咳。用生訶子一枚,,含口內(nèi)咽汗,。咳止后,,口味很差,,不想吃東西,可煎檳榔湯一碗服下,,立即開味,。
嘔逆不食。用訶子皮二兩,,炒過,,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空心服,,開水送下,。
小兒風(fēng)疾 閉,語音不郵,,氣促喘悶啤足動搖。用訶子(半生半炮,,去核),、大腹皮等分,水煎服,。此方名“二圣散”,。
氣痢水瀉。用訶子十枚,,面裹煨熟,,去核,研為末,,一次服完,,稀飯送下。加飯調(diào)藥末和成丸子服亦可,。方中也有加入木香的,。又方:用訶子、陳桔皮、厚樸各三兩,,搗碎,,篩過,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開水送下,。
赤白痢。用訶子十二個,,六個生用,,六個煨熟,去核焙干,,研為末,。赤痢用生甘草湯下,白痢用炙甘草湯下,。 不止,,再服藥。
男子下疳,。用大訶子燒灰,,加入麝香少許,先以淘米水洗患處再搽藥,,或以荊芥,、黃蘗、甘草,、馬鞭草,、蔥白煎湯洗亦可。
附方
訶稱勒(訶子0)是成熟的果實,。未成熟的果實,,即通稱的藏青果,亦名西藏橄欖,,有利咽,、開音的作用,可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癥,。
- 標簽:
上一篇: 本草綱目·木部·蘗木
下一篇: 本草綱目·木部·檀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