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果部·棗
《本草綱目》
氣味
甘、辛,、熱、無毒,。
主治
調(diào)和胃氣,。用干棗去核,緩火烤燥,,研為末,,加少量生姜末,開水送服,。
反胃吐食,。用大棗一枚去核,加斑蝥一個去頭翅,,一起煨熟,,去斑蝥,空心服,,開水送下,。
傷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用大棗二十枚、烏梅十枚,搗爛,,加蜜做成丸倉,,口含咽汁,甚效,。
婦女臟燥(悲傷欲器,,精神不正常)。用大棗十枚,、小麥一升,、甘草二兩、合并后每取一兩小煎服,。此方名“大棗湯”,,亦補脾氣。
大便燥塞,。有大棗一枚去核,,加輕粉半錢入棗中,煨熟服,,棗湯送下,。
煩悶不眠。用大棗十四枚,、蔥白七根,,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上氣咳嗽,。用棗二十枚,去核,,以酥四兩,,微火煎,倒入棗肉中漬盡酥,,取棗收存,。常含一枚,微微咽汁,。
肺疽吐血,。用紅棗(連核燒存性)、面藥煎(煅過),,等分為還想,。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耳聾鼻塞,。取大棗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枚(去皮),,一起搗碎,,棉裹塞耳鼻,一天一次,,經(jīng)一個多月,,即可聞聲音和辯香自。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
諸瘡久潰,。用棗膏三程式煎水頻洗 ,。
心氣痛。一個烏梅二個棗,,七枚杏仁一處搗,,男酒女醋送下之,在害心疼直到老,。
-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