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天名精
《本草綱目》
釋名
亦名天蔓菁、天門精,、地菘,、玉門精、麥句姜、蟾蜍蘭,、蛤蟆藍(lán),、蚵 草、豕首,、彘顱,、活鹿草、劉 草,、皺面草,、母豬芥。果實(shí)名鶴虱,,根名杜牛膝,。
氣味
(葉、根)甘,、寒,、無毒。李明珍說:“微辛,、甘,、有小毒”。
主治
吐血,。用天名精曬干研細(xì),,每服一、二錢,,茅花泡湯調(diào)服,。
咽喉腫塞,痰涎壅滯,。用天名精根,、葉搗汁,鵝毛蘸取掃入喉部,。又方:用天名精,、鼓捶草一同搗汁灌下。灌喉不行,,可灌鼻,。有吐就好。又方:天名精(春夏用莖,,秋冬用根)一把,、青礬半兩,同研細(xì),,點(diǎn)患處,,食吐膿血,、痰涎即愈。
風(fēng)毒瘰疬,。用地菘搗爛敷患處,,藥干后即更換。
疔瘡腫毒,。用地菘葉和酒糟一起,,搗爛敷患處。
蛔蟲,、蟯蟲,。用鶴虱研為細(xì)末,每服一匙,,肥肉湯送下,。
- 標(biāo)簽:
上一篇: 本草綱目·草部·呆耳
下一篇: 本草綱目·草部·希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