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士
清明時節(jié)話養(yǎng)生 關注血壓護健康——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認識與預防高血壓科普專題
清明時節(jié),,大地萬物逐漸復蘇,,同時也是人體陽氣升發(fā)的難得時段。體內肝氣隨著春日逐漸加深,,而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中醫(yī)認為肝屬木,木生火,,火為心,,在此節(jié)氣中心臟會過于旺盛,所以這一階段也是高血壓的易發(fā)期,,高血壓患者要引起高度重視。本期健康科普邀請到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南院心內二科專家就如何認識與預防高血壓展開科普分享,。
Q:什么是血壓,?如何區(qū)別“高壓”與“低壓”?我國對高血壓診斷的標準是什么,?
A南院心內二科主任李軍: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
高壓(收縮壓):當心臟收縮時,,快速射血,,動脈血管內皮壓力升高擴張,稱為收縮壓,,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高壓,。此時,射出去的血一部分流向遠端,,一部分儲存在大血管中,。
低壓(舒張壓):當心臟不射血時,血管回縮,,仍有部分血液向前流動,,此時的血壓稱為舒張壓,也就是低壓,。
目前國內高血壓的診斷采用2005年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建議的標準:
2022年11月13日,,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的指導下,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聯(lián)合制定的首部《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發(fā)布,推薦將我國成人高血壓診斷界值下調為收縮壓大于等于130mmHg和/或舒張壓大于等于80mmHg,。
Q:測血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A南院心內二科主任李軍:
1.測量血壓的時間
血壓控制不好的患者,測量血壓的次數(shù)要相應增加,,比如早上醒后臥床即可測量血壓,,上午8點到10點測量一次,中午一次,,下午3到5點一次,,晚餐前一次,睡覺前一次,,這是監(jiān)測血壓的頻率,。
2.測量前的準備
測量之前應該保持至少10分鐘以上的安靜狀態(tài),避免劇烈活動后,、情緒緊張激動后,、飲用濃咖啡后等原因影響測量數(shù)據(jù)。同時,,周圍環(huán)境不宜過于吵鬧,,盡量保持安靜。
3.測量的位置
測血壓時需要將胳膊裸露并伸直,,使其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血壓計的袖帶下緣在肘窩上約2~3厘米處,袖帶與胳膊之間需間隔兩指,,若位置過高,、過低,或袖帶過緊過松,,均可導致測量結果與實際血壓水平不符,。
4.保持室溫適宜
測量血壓時室內的溫度也要適宜,一般情況下可以保持在20℃左右,,如果室內的溫度過高,,會導致測量者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如果室內溫度過低,,會使心跳緩慢,血壓降低,,以上都有可能會造成患者的血壓出現(xiàn)誤差,。
Q:血壓升高的前期征兆有哪些?
A南院心內二科副主任于成寶:
1.胸悶不舒暢
如果長期血壓升高,,會致使左心室擴張或心肌肥厚,,進而發(fā)生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如此惡性循環(huán),會出現(xiàn)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嚴重情況,。
2.手腳麻木
很多人罹患高血壓前期會出現(xiàn)手腳麻木的情況,但此現(xiàn)象會因時間短,、癥狀輕而不易引起重視,,但如果長期出現(xiàn)手腳麻木,那么就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患有了高血壓,。
3.耳鳴
高血壓患者中相當一部分患者會有耳鳴的癥狀,這是因為持續(xù)的高血壓造成動脈硬化,,影響內耳的血液供應,,導致聽神經(jīng)發(fā)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的。高血壓引起的耳鳴為雙耳耳鳴,,且持續(xù)時間較長,。
4.局部出血
出血在高血壓中是比較少見的癥狀表現(xiàn),主要是因為高血壓可能會引起動脈腦硬化,、血管彈性減退,,從而出現(xiàn)破裂出血。多數(shù)表現(xiàn)為鼻出血,,也有的會出現(xiàn)結膜出血,、眼底出血、腦出血等等,。
Q:有效預防高血壓病的措施有哪些?
A南院心內二科副主任于成寶:
預防高血壓需謹記以下幾點:
1.改變現(xiàn)在已有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多進行適當?shù)膽敉膺\動鍛煉,。
2.良好的睡眠質量可以使人的大腦得到有效的休息,所以日常要早睡早起,,切勿經(jīng)常熬夜,。
3.在生活中要放寬心懷,切勿經(jīng)常發(fā)脾氣或因過于急躁,,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4.生活中要控制飲食,減少高鹽,、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量,,使身體狀態(tài)保持在合理指標的范圍內。同時還要做到戒煙限酒,,消除引發(fā)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隨著清明假日的到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拉開帷幕,。第一醫(yī)院專家在此提醒大家,,出行途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身健康,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切忌勞累或傷心,,要盡量保持情緒穩(wěn)定,警惕高血壓來襲,,做到健康出游,,平安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