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壓病的飲食調(diào)養(yǎng)
《老年食養(yǎng)食療》
高血壓病是以動脈血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癥候群,是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一般50歲以上的人,,其收縮壓超過20千帕(15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2千帕(90毫米汞柱)的就屬于高血壓,。高血壓病的臨床表現(xiàn),,初期主要是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心悸,、乏力等癥狀,,并在工作緊張或用腦過度時,癥狀加重;晚期病人可發(fā)生心,、腦,、腎和視網(wǎng)膜的小動脈硬化和痙攣,可產(chǎn)生組織病理改變,。
高血壓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同遺傳、長期精神緊張,、肥胖,、食鹽攝入過量、吸煙等因素有密切關(guān)系,。大量流行病學調(diào)查資料證明,,許多營養(yǎng)因素,如熱能,、鈉,、鉀,、鎘、鋅,、脂肪,、膽固醇、蛋白質(zhì),、維生素及食物中某些其它成分,,同高血壓病的發(fā)病有關(guān),并對高血壓病的防治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在高血壓病的防治中,合理營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其效果有時不亞于降壓藥物,。通過膳食調(diào)節(jié)控制血壓,能顯著降低腦血管意外和冠心病的死亡率,。
(一)飲食原則
1.控制熱能和體重,。肥胖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熱量入超造成的,。體內(nèi)多余的熱量能轉(zhuǎn)化為脂肪貯存于皮下及身體各組織中,,從而導致肥胖。有人觀察超過正常體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縮壓可高于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因此,,控制熱能攝入,,保持理想體重是防治高血壓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鹽,。流行病學調(diào)查證明,,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病的發(fā)病呈正相關(guān),食鹽銷售量大的地區(qū)高血壓病的發(fā)病率顯著升高,。故一般主張,,凡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的,其食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并心衰者攝鹽量應(yīng)更嚴格限制,,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3.控制膳食脂肪,。食物脂肪的熱能比應(yīng)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應(yīng)超過30%。脂肪的質(zhì)量比其數(shù)量有更重要的意義。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膽固醇,,易導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壓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能延長血小板凝集時間,,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壓,,預(yù)防腦卒中,。故食用油宜多選食植物油,其它食物也宜選用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魚、禽,、瘦肉及低脂乳等,。
4.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新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者,其血壓最低,。據(jù)認為維生素C具有保護動脈血管內(nèi)皮細胞免遭體內(nèi)有害物質(zhì)損害的作用,。
5.保證膳食中鈣的攝入充足。據(jù)研究報告,,每日膳食,,鈣攝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壓升高,。流行病學調(diào)查資料證明,,每日平均攝入鈣量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攝入鈣量1400
~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壓病的危險性高出2倍,。有人估計人群日均攝鈣量若提高100毫克,,可使收縮壓平均下降0.33千帕(2.5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下降0.173千帕(1.3毫米汞柱),。近年來風行各地的醋蛋療法有明顯的降血壓效果,,增加鈣的攝入可能是原因之一。
(二)食譜舉例
早餐:
大米粥(大米50克)
蒸糕(面粉40克、玉米面10克,、白糖5克)
腐乳1塊
海米拌菠菜(海米10克,、菠菜100克)
加餐:
水果200克
午餐:
大米飯(大米150克)
肉絲炒芹菜(瘦豬肉50克、芹菜100克)
海帶豆腐湯(豆腐200克,、海帶50克)
晚餐:
小米粥(小米50克)
豆包(面粉50克,、赤小豆20克、白糖5克)
清蒸帶魚(帶魚100克)
炒小白菜(小白菜200克)
全日烹調(diào)用油20克,。
全日總熱能大約8400千焦(2000千卡)左右,。
(三)食物選擇要點
1.控制熱能須控制主食及脂肪攝入量,盡量少用或不用糖果點心,、甜飲料,、油炸食品等高熱能食品。
2.減少烹調(diào)用鹽量,,盡量少吃醬菜等類鹽腌食品,。
3.少吃肥肉及各種動物性油脂,控制動物腦子,、魚子等高膽固醇食物,。食用油盡量選用豆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植物油,。
4.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5.適當增加海產(chǎn)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產(chǎn)魚類等。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