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初生兒期保健
《中醫(yī)兒科學》
小兒初生,,乍離母腹,如嫩草之芽,,臟腑柔弱,,氣血未充,全賴悉心調(diào)護,,若稍有疏,、忽,易致患病,,甚至夭折,。新生兒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為一生最高峰,因而,,初生兒期保健值得高度重視,。
新生兒有幾種特殊生理狀態(tài),不可誤認為病態(tài),。新生兒上腭中線和齒齦部位有散在黃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顆粒,稱為“馬牙”,,會于數(shù)周或數(shù)月自行消失,,不可挑刮。生后3-5天乳房隆起如蠶豆到鴿蛋大小,,可在2-3周后消退,,不應處理或擠壓。女嬰生后5—7天陰道有少量流血,,持續(xù)l-3天自止者,,是為假月經(jīng),一般不必處理,。新生兒兩側(cè)頰部各有一個脂肪墊隆起,,稱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還有新生兒生理性黃疽等,均屬于新生兒的特殊生理狀態(tài),。
一,、拭口潔眼
小兒出腹,,必須立即做好體表皮膚粘膜的清潔護理。應用消毒紗布探入口內(nèi),,拭去小兒·口中穢濁污物,,包括羊水、污血及胎糞等,,以免小兒啼聲一發(fā)咽入腹內(nèi),。同時,要輕輕拭去眼睛,、耳朵中的污物,。新生兒皮膚上的胎脂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要馬上拭去,。但皮膚皺折處及二陰前后應當用紗布蘸消毒植物油輕輕拭擦,去除多余的污垢,。
二,、斷臍護臍
胎兒在腹,臍帶是母體與胎兒氣血經(jīng)絡相通的紐帶,。嬰兒降生,,啼聲一發(fā),口鼻氣通,,百脈流暢,,小兒開始獨立生存。嬰兒出生后隨即需要斷臍,。我國古代已認識到,,新生兒斷臍護臍不可不慎,若處理不潔會因感受邪風而患臍風,。新生兒娩出1-2分鐘,,就要結(jié)扎臍帶后剪斷,處理時必須無菌操作,,臍帶殘端要用干法無菌處理,,然后用無菌敷料覆蓋。若在特殊情況下未能保證無菌處理,,則應在24小時內(nèi)重新消毒,、處理臍帶殘端,以防止感染及臍風,。
斷臍后還需護臍,。臍部要保持清潔、干燥,,讓臍帶斷端在數(shù)天后自然脫落,。在此期間,,要注意勿讓臍部為污水、尿液及其他臟物所侵,,洗澡時勿浸濕臍部,,避免臍部污染,預防臍風,、臍濕,、臍瘡等疾病。
三,、祛除胎毒
胎毒,,指胎中稟受之毒,主要指熱毒,。胎毒重者,,出生時常表現(xiàn)為面目紅赤、多啼聲響,、大便秘結(jié)等,,易于發(fā)生丹毒、癰癤,、濕疹,、胎黃、胎熱,、口瘡等病證,,或造成以后好發(fā)熱性疾病的體質(zhì)。
自古以來,,我國有給初生兒祛除胎毒的傳統(tǒng)方法,,給小兒服用少量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液,可以減少發(fā)病,。常用的方法有:
1.銀花甘草法銀花6g,,甘草2g。煎湯,??捎么怂幰菏每冢⒁陨倭拷o兒吸吮,。
2.黃連法黃連1—3g,。用水浸泡令汁出。滴汁人兒口中,。黃連性寒,,胎稟氣弱者勿用。
3.大黃法生大黃3g,。沸水適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兒口中,。胎糞通下后停服。脾虛氣弱者勿用,。
4.豆豉法淡豆豉10g,。濃煎取汁。頻頻飲服,。
四,、洗浴衣著
初生之后,一般當時用消毒紗布拭去體表的血跡,,次日紿小兒洗澡,。洗澡水要用開水,待降溫至與小兒正常體溫略高時使用,,也可在浴湯中加入一枚豬膽之汁以助解毒,。洗浴時將小兒托于左手前臂,右手持紗布,,蘸水后輕輕擦拭小兒體表,。不要將小兒沒入水中,以免浸濕臍部,。洗畢后可在體表涂以少量消毒花生油或魚肝油。第3天再給小兒洗浴,,稱為“三朝浴兒”,,浴畢將全身拭干,皮膚皺折潮濕處撲以松花粉或滑石粉,。洗浴時注意動作輕柔,,防止冒受風寒。
小兒剛出生,,必須注意保暖,,要防止著涼或受暑。新生兒衣著要適宜,,衣月啦柔軟,、寬松,容易穿換,,不用鈕扣,、松緊帶。臨產(chǎn)前應將給嬰兒準備的衣服取出吹曬,,藏衣服的箱子里不可放樟腦丸,。我國傳統(tǒng)上給新生兒夏季只圍一只布肚兜,既涼爽又護腹,。天冷時將嬰兒包人襁褓,,包扎松緊要適宜,,過松易被蹬開,過緊則妨礙活動,。尿布也要柔軟而且吸水性強,,尿布外不可加用塑料或橡皮包裹。
五,、生后開乳
產(chǎn)婦分娩之后,,應將小兒置于母親身邊,給予愛撫,。一般生后半小時左右即可給小兒吸吮乳房,,鼓勵母親按需哺乳。一般足月新生兒吸吮能力較強,,吞咽功能基本完善,。早期開乳有利于促進母乳分泌,對哺乳成功可起重要作用,。開始2-3天乳汁分泌不多,,但也可能滿足嬰兒的需要,若嬰兒有明顯的饑餓表現(xiàn)或體重減輕過多,,可在哺乳后補授適量糖水或牛奶,,但切不可以糖水或牛奶取代母乳。為了保證母乳喂養(yǎng)成功,,必須堅持哺乳,,代乳法不利于泌乳的建立。
- 標簽:
上一篇: 第一節(jié) 胎兒期保健
下一篇: 第三節(jié) 嬰兒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