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開竅藥
《中藥學(xué)》
凡具有通關(guān)開竅回蘇作用的藥物,,稱為開竅藥。
開竅藥善于走竄,功能通竅開閉,,蘇醒神識(shí),,主要適用于熱病神昏,以及驚風(fēng),、癲癇,、中風(fēng)等病出現(xiàn)卒然昏厥的癥候。臨床常用以作為急救之品,。
開竅藥一般用于神昏內(nèi)閉的癥候,。但閉癥有寒閉、熱閉之分,,寒閉者多見面青身冷,、苔白脈遲;熱閉者多見面赤身熱、苔黃脈數(shù),。治寒閉宜溫開宣竅,,須配袪寒藥同用;治熱閉宜涼開宣竅,須配清熱藥同用,。
本類藥物,,只可暫用,不宜久服,,久服泄人元?dú)?而且辛香走竄,,對(duì)于大汗亡陽引起的虛脫及肝陽上亢所致的昏厥,都應(yīng)慎用,。
開竅藥應(yīng)用注意事項(xiàng)
一,、開竅藥主要用于中醫(yī)急救治療神志昏迷的藥物。由于神志昏迷病因不一,,癥狀各異,,必須掌握各藥主治范圍、用量,、用法與禁忌等,。
二、開竅藥乃治標(biāo)之品,,對(duì)于各種病因,,須選配相應(yīng)藥物進(jìn)行治療,如高熱神昏配用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品,,痰濕蒙蔽心竅,須配化痰化濕之品,,氣郁暴脫須配理氣藥同用,。
三,、開竅藥用麝香、冰片,、蘇合香,、樟腦,,均須入丸散應(yīng)用,,不作煎劑。
四,、開竅藥用麝香,、冰片、蘇合香,、樟腦,,芳香走竄,易傷胎元,,孕婦忌用;麝香,、蘇合香又辛溫走竄,陰虛陽亢者慎用,。
五,、開竅藥中麝香、冰片,、蘇合香泄人元?dú)?,只宜暫用,不可久服?/p>
六,、神志昏迷,,有閉證、脫證之分,,閉癥多見牙關(guān)緊閉,,兩手緊握,可用開竅藥治
之;脫證多見冷汗淋漓,、肢冷脈微之癥,,治宜回陽救逆,益氣固脫,,不宜用開竅藥,。
麝香
【藥用】本品為鹿科動(dòng)物麝香囊中的分泌物。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入心,脾經(jīng),。
【功效】開竅回蘇,,活血散結(jié),,催產(chǎn)下胎。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邪蒙心竅,、神志昏迷,。
麝香有開竅通閉、辟穢化濁之功,,開竅力強(qiáng),,適用于邪蒙心竅、神識(shí)昏迷等癥,。如熱病神昏痙厥,、中風(fēng)痰厥、氣厥,、中惡等卒然昏迷等癥,,常與冰片、牛黃等品配伍,,可加強(qiáng)辛散走竄,、開竅回蘇的作用。
2.用于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經(jīng)閉,,癥瘕及痹痛等癥。
本品能開通經(jīng)絡(luò),,有活血散結(jié)之功,,與解毒、消腫的藥物如雄黃,、蟾酥等配伍,,可用治癰疽瘡瘍;與活血行瘀的藥物如赤芍、丹參,、乳香,、沒藥等配伍,又可用治經(jīng)閉,、癥瘕及痹通等癥,。
3.用于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等癥。
麝香辛香走竄,、活血袪瘀,,故能用于胎死腹中、胞衣不下等癥,,又可用以催生,,常與肉桂配伍同用。
【處方用名】麝香,、元寸香,、當(dāng)門子
【一般用量與用法】?jī)?nèi)服每次一厘至五厘,。本品氣味芳香,內(nèi)服只宜配入丸,、散劑,,不宜入煎劑。外用適量,。
【按語】1.麝香氣味芳香,,善于走竄,具有很好的開竅通痹的性能,,是一味治療神志昏迷的要藥,,許多具有開竅作用的成方都具有本品,。本品雖屬溫性,,但配合清熱藥,就成為涼開宣竅的方劑,,如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等類;配合袪寒藥,,就成為溫開宣竅的方劑,,如蘇合香丸。現(xiàn)在了解,,本品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中樞及心臟的作用,故常用以作為急救藥品,,治療各種熱病神昏,、中風(fēng)神昏等病癥;此外,對(duì)蛇毒咬傷也有治療作用,。
2.由于本品又能開通經(jīng)絡(luò)癰閉,,具有活血、消腫,、止痛作用,,所以還可適用于癰疽腫毒及跌撲瘀痛等癥,不論內(nèi)服或外用,,都有療效,。
3.麝香活血通經(jīng),已成為現(xiàn)代藥理研究所證實(shí),,故孕婦忌用,,以防止流產(chǎn)。
【方劑舉例】至寶丹(《和劑局方》):麝香,、尤腦香,、安息香,、牛黃、犀角,、朱砂,、雄黃、玳瑁,、琥珀,、金箔、銀箔,。治中風(fēng)卒倒,,中惡氣絕,神昏譫語,,痰迷心竅,,小兒驚癇等癥。
冰片
【藥用】本品為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的樹脂加工品,。也有用菊科植物艾納香(大艾)葉經(jīng)蒸餾后冷卻所得的結(jié)晶品(稱為艾片),,以及用松節(jié)油等制成的人工合成品(稱機(jī)制冰片)。
【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微寒。入心,、脾,、肺經(jīng)。
【功效】回蘇開竅,,清熱止痛,。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神昏痙厥
冰片開竅回蘇的功效類似麝香,但作用稍遜,,用治竅閉神昏,,兩藥往往配伍應(yīng)用。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溫?zé)岵∩窕柝?,以及中風(fēng)痰厥、氣厥,、中惡,、卒然昏倒等內(nèi)閉癥候。
2.用于瘡瘍疥癬,,口瘡,,喉痛及眼疾等癥
本品外用有消腫止痛,且有防腐,、止癢之效,,主要作為外用,,配硼砂、玄明粉,,可治牙齦腫痛,、咽喉紅腫痛、口瘡等癥;如遇鼻塞流涕,,用少量冰硼散吹鼻,,可通鼻塞;其它如中醫(yī)外科、喉科,、傷科,、眼科等外用方中多有配用本品。
【處方用名】冰片,、梅花冰片,、梅片、腦香,、片腦(以原植物龍腦香樹命名,。)
【一般用量與用法】?jī)?nèi)服每次一厘至三厘。本品氣味芳香,,內(nèi)服只宜入丸散,不入湯劑,。外用適量,。
【按語】1.冰片辛香走竄,能通諸竅,,內(nèi)服能開竅回蘇,,類似麝香,故兩藥時(shí)常同用,,如成方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等。
2.本品性味苦寒,,善散火郁,。外用消腫止痛,且能止癢,,所以又為外用治口瘡,、咽腫以及瘡瘍的要藥。
【方劑舉例】冰硼散《外科正宗》: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外治咽喉腫痛,。
蘇合香
【藥用】本品為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的樹脂,。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辛,,溫,。入心、脾經(jīng),。
【功效】開竅辟穢,。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氣郁暴厥、心腹悶痛,、卒然昏倒,,以及驚風(fēng),癲癇等癥
本品開竅辟穢的功效與麝香相似,,但較麝香稍遜,,用以治療氣郁暴厥、心腹悶痛,、卒然昏倒等癥,,常與丁香、檀香,、麝香,、冰片、沉香等藥做成丸劑應(yīng)用,。
【處方用名】蘇合香,、蘇合香油。
【一般用量與用法】?jī)?nèi)服每次一分至三分,,宜作丸劑,。
【方劑舉例】蘇合香丸(《和劑局方》)蘇合香、朱砂,、青木香,、訶子、蓽菝,、乳香,、沉香、生香附,、麝香,、犀角、檀香,、丁香,、冰片、白朮、安息香,。治中風(fēng)昏迷,,痧氣昏厥,舌苔厚膩,,痰濁內(nèi)盛,。
石菖蒲
【藥用】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莖。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入心、肝經(jīng),。
【功效】化痰濕,,開竅,和中辟穢,。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痰濕蒙蔽清竅,,或高熱引起的神昏,以及癲狂,,癡呆,,耳嗚耳聾等癥。
本品化痰濕而開竅,,主用治痰濁壅閉,、神識(shí)昏迷、舌苔厚膩之癥,,常與鮮竹瀝,、郁金、制半夏等品配伍;用于癲狂,、癡呆,常與遠(yuǎn)志,、茯苓,、龍齒等藥同用。
2.用于胸腹脹悶及噤口痢等癥,。
本品化濕濁而和中,,所以又可治濕阻脾胃、胸腹悶作痛,,可配陳皮,、厚樸等;治噤口痢,可配石蓮子,、黃蓮等,。
【處方用名】石菖蒲(洗凈,曬干,切片用,。),、鮮菖蒲、鮮石菖蒲(隨用隨取新鮮者,,適用于痰熱神昏,。)
【一般用量與用法】干者一錢至三錢,鮮者三錢至五錢,,煎服,。
【按語】1.石菖蒲、冰片,、麝香,,都是芳香開竅的藥。但冰片,、麝香芳香走竄,,雖屬少量,而開竅回蘇作用亦強(qiáng);石菖蒲則是通過它芳香化濕濁的作用,,而起到化痰宣肺,、開竅通閉的功效,故適用于痰濁阻竅,、神識(shí)不清,、言語不利等癥,但開竅回蘇作用較弱,。
2.此外,,石菖蒲尚能提神、健胃,,是它的特長(zhǎng),。故臨床在安神方中加入石菖蒲一味,往往可增強(qiáng)療效,,如成藥安神補(bǔ)心丸(大生地,、丹參、五味子,、首烏藤,、旱蓮草、石菖蒲,、合歡皮,、女貞子、菟絲子,、珍珠母),。
3.據(jù)古代文獻(xiàn)所載,,本品根瘦節(jié)密,一寸九節(jié)為良,,故處方時(shí)往往寫九節(jié)菖蒲,,認(rèn)為療效較好。但現(xiàn)在市上所用的九節(jié)菖蒲原料是毛艮科阿爾泰銀蓮花(菊形雙瓶梅)的跟莖,,與石菖蒲是兩種不同的植物,,不宜混用,故上面處方一項(xiàng)內(nèi)不用九節(jié)菖蒲之名,。
【方劑舉例】菖蒲瀉心湯《隨息居霍亂論》:菖蒲,、黃芩、半夏,、黃蓮,、紫蘇、厚樸,、竹茹,、枇杷葉、蘆根,,治痰壅壅閉,,神識(shí)昏迷,胸膈痞塞,。
其它具有開竅功效的藥物
1.開竅定驚:牛黃(清熱藥)
2.祛風(fēng)痰開竅:皂莢(化痰止咳平喘藥)
3.袪痰開竅:遠(yuǎn)志(安神藥)
- 標(biāo)簽:
- 昏迷
上一篇: 第十三章 祛寒藥
下一篇: 第十五章 平肝息風(fēng)藥